发布:2010-01-06 14:25:22作者: 不详浏览量:2975
2009年是 “并购整合风暴”年,注定要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并购”犹如一种新的气象神韵如泼墨般在水泥行业晕染、扩散……,时至如今,企业并购,市场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成为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企业兼并,狭义地说就是把原来不属于自己的人、财、物,甚至整个企业吸纳进自己的肌体内,因此必需要有强壮的体格才能消化这一切,要有资金、人才、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的支持,这需要企业家具有“大智慧”,我们衷心希望 并购企业收获和积累的不只是利润,还有持续盈利的公司能力,以及企业社会责任。
最高海拔的整合:华新结盟西藏高原
【人物】华新水泥股份总裁李叶青
【事件】12月10日,华新水泥为整合西藏水泥市场,已与西藏天路、西藏高争、西藏投资有限公司、山南兴业水泥厂签署协议,共同投资组建西藏高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新组建的西藏建材集团华新水泥占股43%,为第一大股东,其余四家企业分别占比30%、10%、10%和7%。
【背景】华新水泥主要市场在中南,西南也有部分产能。2008年底,公司已在全国10省区,建有30余个水泥生产基地,水泥生产能力约3800万吨。此次华新水泥挥师进藏,整合思路十分清晰,即首先首先成立合资公司;然后华新托管西藏境内4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并实现注资;最后,成为运营管理西藏境内所有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水泥公司
【点评】华新水泥通过此次整合,基本确定了在西藏的龙头地位,即除西藏昌都地区外,华新的水泥销路已遍及西藏的山南、拉萨、那曲、日喀则、阿里地区。另辟蹊径,整合西藏水泥市场,华新从而成为西藏高原的水泥老大。华新水泥荣获中国公司治理论坛“典型并购重组案例奖”,但之无愧!
最大雄心的联合:中国建材布局形成
【人物】中国建材股份董事长宋志平
【事件】3月,中国建材、辽源金刚与弘毅投资签署协议,合资设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6月,佳木斯鸿基签约加盟北方水泥。北方水泥力争三年内水泥产能达到5000万吨,目标是覆盖东北和内蒙市场。至此中国建材南中北三大集团区域布局基本形成,联合重组大戏演绎更加精彩。
【背景】中国建材在港上市后,南方水泥吹响集结号,横扫华东市场,重组并购上百家企业,产能过亿吨;中联水泥在淮海区域战绩辉煌,控制中原辐射京津并布局四川,新近又将乌兰水泥划入,产能大超4000万吨;北方水泥成立,标志着向既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建材将把南方水泥打造为超大型水泥企业;将中国联合水泥打造为大型水泥企业;将北方水泥打造为北方地区的中大型水泥企业。
【点评】财富是重组的结果。宋志平的“并购为主,新建为辅”和“联合重组带来双赢、多赢和共赢”的理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倍受业界和媒体推崇;面对被收归麾下的这140多家企业,管理整合、价格协同乃成败关键。前景看好,困难不少。
最具发展的更名:冀东扩张发展无限
【人物】冀东发展集团董事长张增光
【事件】10月,冀东水泥宣布更名为冀东发展集团。9月,国务院国资委同意部分国资股东,将股份无偿划转给冀东水泥,使之控股ST唐陶;11月,冀东水泥同意受让S T秦岭的1.29亿股,如果加上此前已经收购的股份,占比达到29%,将成为秦岭水泥第一大股东。
【背景】先有海螺、中国建材,后中国中材,欲与冀东重组,曾成为轰动一时重磅新闻。然而冀东不置可否,埋头发展,大规模建新线,并连续参与几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并购,包括介入ST大水,控股奎山,收购ST秦岭,重组ST唐陶,企业已遍布京津冀吉辽陕蒙区域,并向晋湘渝鲁等地拓展,已经成为“主业突出、多元化”发展,产能6000万吨的大型集团。
【点评】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可能被重组的企业,却连续成功参与了三家水泥上市公司重组并购,大同水泥、秦岭水泥、唐山陶瓷均为行业原重量级企业所建生产线均与“西”与“北”沾边,市场盈利极强;突出主业,多元化发展,装备制造注入ST唐陶,产业链延伸,所以称之最具发展的更名。
最大产能的并购:台泥巨资收购昌兴
【人物】台湾台泥集团董事长辜成允
【事件】12月11日,台泥与昌兴签署38亿港元的收购协议。据此,台泥购买昌兴在大陆地区除安徽巢东水泥之外的全部水泥产业,涉及已建成产能1000万吨,在建产能600万吨。台泥收购昌兴水泥后,改变华南水泥格局,台泥占有率将超过30%,从替代海螺而成为华南“水泥老大”。
【背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台泥一夜之间即收购昌兴,外界猜测多多。昌兴与海螺渊源颇深,特别是双方在广东英德共建7条5000 t/d生产线中,3条为昌兴独资拥有,另外4条共同拥有(海螺75%,昌兴25%),可谓是“连体婴儿”。昌兴突然抽身而退,为何卖与台泥?是海螺不愿意,还是台泥出价更高?昌兴与海螺,昌兴与台泥,海螺与台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种种疑问充斥在业内……
【点评】这是水泥业时间最快,产能最大,资金最多的收购案,充满神秘色彩。昌兴长期潜伏水泥业,本要浮出水面,突然抽身抛卖家底变现,猜疑可能与产能过剩、宏观调控有关。英德基地“连体婴儿”如何抱养?是摆在台泥面前的难题。但无论如何,刷新纪录的并购,使辜成允一跃成为并购“达人”。
最佳布局的入主:中材西北霸业可期
【人物】中国中材股份董事长谭仲明
【事件】12月,祁连山发布公告,甘肃省国资委拟将其持有的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对外转让,可能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业内人士分析,股权受让方或为中国中材,祁连山“易主”,也许就是成就中材水泥西北霸主的信号。
【背景】中国建材、海螺水泥等都曾看好祁连山,并有过短暂“恋爱史”无果而终。中材在祁连山的定向增发中,以5亿人民币拿下5500万股,跃居为第二大股东,距第一大股东仅差一个点。祁连山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连接新青蒙陕川五地,辐射能力强。受益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效益极佳。对中材来说,控制祁连山势在必行,东可抵御海螺,西可进攻青海和西藏。由此,中材集团将完全打通西北市场。
【点评】一步妙棋,满盘皆活。中材旗下西有天山股份,东有赛马实业,但中间被祁连山隔断。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政策刺激拉动,水泥价格高居,市场利润丰厚。中国围棋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定理,祁连山对中材来说一个边角的“三连星”,点下此棋子西北市场即相互连接成一片。中材并购市场对弈高手!
最为低调的扩张:金隅收振兴平天津
【人物】金隅集团董事长蒋卫平
【事件】7月29日,香港主板市场,运筹近4年之久的金隅整体上市计划终于如愿以偿,成为2009年以来首家在香港成功IPO的内地地产企业。8月6日,金隅与中国信达订立协议,以3.95亿元控股天津振兴水泥。
【背景】振兴水泥乃天津市场龙头老大,此收购作用不言而喻,为下一步将天津水泥厂揽入怀中创造了条件。由于市场与水泥巨头冀东部分重合,金隅采取低调扩张,在控股太行,整合北京市场后,目标放在了天津市场和华北的京广沿线一带,实施大十字战略。金隅集团的规划,到2010年其水泥产能将达300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500万方。
【点评】既是竞争对手,也是业界朋友,低调扩张是金隅一贯的风格。国家对水泥产能实施控制后,大规模建设新线计划势必将受到影响,扩张路线并购为主。金隅欲完成2010年底超过3000万吨的目标,还需在华北放手一搏。横在京津,竖是京广沿线,掌握市场的企业才是赢家。
最为期待的布局:华润兵发海南粤西
【人物】华润水泥董事长周俊卿
【事件】2009年12月,国投海南更名为华润昌江;于此同时,华润水泥以人民币1.9亿元成功竞拍购买广东阳春春湾水泥厂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项目。入主海南国投,收购春湾水泥项目仅仅是进军海南、整合粤西市场的开始,水泥又在并购市场上迈出了一步。
【背景】2009年10月,华润水泥在香港二度挂牌上市获得成功。目前,华润水泥发展速度加快,市场覆盖粤桂琼闽港地区,拥有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个基地,基地集中连成一片。华润水泥预计到2010年一季度,水泥年生产能力将超过3000万吨,比2006年底增长500%以上。华润希望在华南市场中拥有20%~25%的市场占有率,到2012年,产能达到6000万吨规模。
【点评】华润水泥拥有国企外资双重身分,融资能力极强,是业界特别看好和最值得期待的企业。华润水泥组建了自己的西江船运公司,建设了水泥专用码头,进一步巩固加强水运物流条件,在区域竞争优势凸显。西江是锁不住这条蛟龙的,走出华南、走出珠江水系,走出国门,才是华润水泥远大目标。
最爽心情的埋单:亚泰收金圆不差钱
【人物】亚泰集团副董事长徐德复
【事件】9月22日,亚泰集团发布公告,将斥资3.1亿元收购吉林金圆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权,亚泰集团在区域整合中再下一城。此次收购将竞争对手变为子公司,将显著提高其在“长—吉经济带”的水泥市场掌控能力,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
【背景】年初,爱尔兰CRH公司21亿元资金到账。充沛的资金使亚泰并购整合“操刀”游刃有余。收农安电联、通化特水,并哈新世纪,组珲春水泥,亚泰兼并重组提速,进入快速扩张期。随着金圆水泥并购的完成,亚泰在吉林和黑龙江形成了明显优势,目前分别占据长春市场70%,哈尔滨市场40%的市场份额。亚泰还拟在辽北收购产能400万~500万吨,占有辽宁10%~20%的市场份额。
【点评】吉林金圆是亚泰的老对手,双方在市场上曾进行过激烈的价格战,乃一颗难拔得钉子。现在,一个要市场,一个要现金,各得其所两全其美。将吉林金圆揽入怀中,将显著提高亚泰在水泥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亚泰此时心情可谓一个爽!
最为艰难的重组:金顶停产坐等救赎
【人物】原金顶水泥董事长、华伦集团掌控人陈建龙
【事件】12月15日, ST金顶公告,受第一大股东财务危机影响,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母公司全部四条水泥生产线已于昨日全线停产,随即子公司仁寿县人民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也宣布停产。 从6月30日“戴帽”特别处理,到目前全线停产,ST金顶债务缠身,官司不断。
【背景】03年,金顶期望股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拉法基、摩根、海螺、双马等23家企业的公开招标中,华伦华立联手以每股0.004元的微弱优势,胜出控股金顶。此后陈自不量力盲目扩张,07年在股市的高点,华伦击败冀东和海螺,“天价夺宝”, 以6.3亿元的高价拿下ST秦岭1.33亿股份。随后华伦资金链开始断裂,陷入危机,违规担保犹如多米诺骨牌,秦岭没下,金顶也被拖入泥潭。
【点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大股东华伦集团身陷债务泥沼以来,ST金顶就一直麻烦不断。从戴帽到高管频繁更替,再到被查出未披露担保事项等“四宗罪”,受华伦集团债务黑洞的拖累,ST金顶经营方面举步维艰,如今又全线停产,ST金顶坐等救赎。
最多反复的谈判:大水婚嫁一波三折
【焦点】大同国资委、南京美强、山西国信
【事件】9月,山西省高等法院通知南京美强重新履行重组ST大水工作,要求南京美强必须在10日以内将购买ST大水公司股权1.06亿元资金打入指定账户内,否则将按自动放弃权处理。十万火急,ST大水面临退市风险。
【背景】两年前,南京美强公开拍得10240 万股大水股份,但因职工家属闹事,导致重组受阻搁浅,股权一直未过户。一年后,大同国资委拟由山西国信买壳重组,并将1.06 亿元股权竞买款退还南京美强。事情一波三折,再过一年,山西国信退出,随后就出现上述一幕。南京美强认为在合法拍得股权后,大同市擅自处置大水资产,没有谈判,无法打款。
【点评】早知如今,何必当初。公开拍卖嫁女形式欠妥,悔婚退婚复婚考虑不周;当年南京美强蹊跷介入令人意外,中途拉郎配山西国信买壳一厢情愿;由于矿山已被冀东收购并拆老线建新线,安置了职工,ST大水已沦为空壳。老牌国企待嫁窘境,大水命运何去何从?破镜难圆,谈判艰难,只能择婿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