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散装化生存搅动中国水泥产业市场新格局

发布:2011-04-12 01:55:36作者: 散装水泥杂志浏览量:3745

 

散装化生存搅动中国水泥产业市场新格局
    沿着“系列对话”的逻辑思维线索,一步一步引领我走入现代产业之门,如秘境寻踪一般充满了新奇感。近日,脑子里不知如何冒出来一连串的问号:未来中国水泥市场格局是个什么样子,现代水泥产业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成长?这既关系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也决定了能否把握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
    紧接着一个更深层面的问题又涌了上来,为什么斑竹不直接提出中国现代水泥产业的宏观愿景,而是强调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散装化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商业机会和现实挑战?
    考量水泥散装化与水泥市场格局、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与水泥产业之间的关系,恐怕是多年来纠结在业内人士心里的一堆“烂麻”,似乎真有些割不断,理还乱。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们处在一个定位时代,一切都在新环境、新秩序、新变化中重新确认位置,中国水泥产业更是如此。面临着转型、升级、变革三大使命的水泥行业,应该在哪里定位,路又在何方?美国管理大师级人物彼得·德鲁克曾警示人们:“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现代散装水泥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人们对于它不免还有些迷茫不清,然而,水泥产业化的发展的客观事实,却给我们留下了进行系统思考和大胆想象的空间。后危机时期正向我们一步步的逼近,中国水泥市场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企业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中成长?是狂舞的“大象”独霸产业天下,还是以“大象”为主导的与“麻雀”共存共荣?是产业上下游的联合舰队扬帆远航,还是某单一链环的巨无霸曲高和寡的独角戏?市场不确定性的神秘之手写下的多道考题,肯定绝不仅仅是这些而已。
    把脉中国水泥微观市场格局
    战略定位的模糊和游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主要缘于决策团队对于未来水泥市场格局的走势认识不清,缺乏正确的研判。坊间流行的一种观点,简单把水泥与钢铁、粮食等国际市场大宗产品相类比,套用其产业模式和市场波动规律,来预期和谋划水泥行业的市场走势;另外还有一种认识,简单的认为中国水泥市场如同坐上了诺亚方舟,只要城市化进程不停滞,任其产能膨胀、经济危机都奈何不得。其实,无论是简单类比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判,都把现实中国水泥微观市场的个性特质及其相互消长关系丢在了脑后,所以才会得出了流于表面化的“盲人摸象式”的结论。
    到底有哪些独特的禀赋条件,制约和影响着水泥市场微观格局哪?
    ---水泥矿山原料与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内”的独特禀赋,在城市化进程的强劲需求作用下,强化了三种市场效应。(1)价格避风港效应。由于水泥自给率高且厂家分布广,基本属于自给有余的国内循环市场,所以完全不同于铁矿石那样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过高,时时会有被卡脖子的难忍之痛。水泥价格的涨跌波动,基本受国内政策和经济形势所左右,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干扰相对要小得多,为此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强烈动荡中,我国水泥市场价格波动仍然不算大。即便跨国公司巨无霸们参与市场竞争、搅动了水泥市场这盆“浑水”,也很难把国际市场资源优势的那把“魔剑”舞动的得心应手,几乎不可能出现近几年国际铁矿石“卡脖子”漫天要价的复杂局面。(2)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效应。在现实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只要有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刚刚一冒头,哪一个区域经济热度刚刚有些起色,利益驱动新资本进入者便会不请自来,蜂拥而至,加之水泥区域产品特点的局限性,价格波动的“地震”小,也就为水泥企业的满天星般的分布提供了生存条件,小企业自然多了一些参与市场竞争“抢食分羹”的机会,同时还扮演起价格调节器的角色,让那些欲享受垄断暴利的大利益集团黄粱一梦。(3)被弱化的“挤出效应”。由于水泥市场处于国内封闭循环的大背景之下,加之整个经济转型的步履维艰和中央与地方利益机制不协调性,区域市场不平衡产生的空间,上马新型干法项目如火如荼,而落后产能并没有甘心情愿的自行退出市场,相反倒赢得了“吃政策饭过日子”的生存空间,哎,历来是上马容易,退出难!尽管扩大集中度犹如热带风暴一般,同时还伴随着低碳环保的倾盆大雨,形成了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势头,但地方水泥项目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水泥区域性产品的先天特殊属性,在能源价格增长导致物流成本攀高的作用下,衍生出了五种市场机制。(1)由于水泥产品市场辐射半径较小,对现代物流设施和手段依赖度高,物流成本占产品价格比重增大,市场的脚步只能尾随着社会“一日经济圈”的扩大而亦步亦趋,导致行业利润率和大型项目辐射面都难以扩大。(2)由于水泥企业迁出大都市,矿石原料及沙石、煤灰等辅助原料运输半径加长,物流成本增长较快,也在一口一口的蚕食本来不高的水泥产品毛利率,导致综合盈利能力偏低的企业难以招架。(3)由于整个产业链发育水平低,企业综合实力弱,现代物流设施受到投入和使用效率的限制,于是产品的供应时间、仓储保质期和运输成本,都成为了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功能。(4)尽管大型企业通过近几年兼并整合的跑马圈地,众多区域板块市场的龙头均已现雏形,然而大多数企业还是无法形成对于区域市场的绝对控制力,看来要“扫荡”众多小型落后水泥企业撵出市场,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5)水泥市场的季节性需求变化,也为龙头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埋下了价格战的火种,虽说小企业的总体效率较低,但凭借“地头蛇”优势,往往采取打得赢就产、打不赢就停的“市场游击策略”,让远道奔袭而来的大企业苦不堪言,奈何不得。
    ---东西部区域市场差异的失衡格局,在新法项目与落后产能的叠加过剩作用下,产生了三种市场现象。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由来已久,并不是水泥市场独有的特征。东部地区占全国39%的人口却创造了占全国60%的经济总量,几乎是中西部经济总量的1.5倍。2008年我国人均GDP3258美元,东部5254美元、中部2667美元、西部2296美元。如果平均按7%递增率计算,中西部人均GDP要达到东部现有水平,大约还需15年左右的时光。2008年全国人均水泥消费量1054公斤,东部为1275公斤、中部为958公斤、西部为876公斤。东部地区水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48%;散装水泥供应量占全国总量的56%。2008年东部地区浙江省的水泥散装率已达70.88%,而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仅为16.95%;东部地区江苏省预拌混凝土产量为10947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6.16%,西部地区的青海省仅为101万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0.15%。
    此外,我国人口结构过于内陆化和相对分散性,也是加剧东西部区域经济失衡进而影响水泥市场出现偏重现象的原因之一。从全球人口结构分布上看,全世界37%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0公里的范围内,66%居住在距离海岸线400公里的范围内,市场密度高,消费集中,港口物流优势突出,具备布局散装水泥现代物流大型设施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条件,而我国的情形恰恰相反。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这样一番乱象:(1)水泥产业布局失衡正在加剧。目前,华东地区已有水泥产能7.39亿吨,当年消费量5.14亿吨,即便把外来输入占据的市场份额忽略不计,产能绝对过剩达到2.25亿吨,大大超过了近几年全国水泥消费增长量,况且,目前还有在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78个,全部建成后又新增产能1.67亿吨。理论上华东地区把现有落后产能2.26亿吨全部淘汰,实际水泥产能仍过剩1.6亿吨。产能过剩现象绝不是仅仅在华东,就是在中南、西南地区也是比较突出的。据初步统计,中南、西南分别在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95个、127个,预计新增产能分别为1.03亿吨、1.09亿吨,合计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12亿吨,也超过了全国水泥消费年平均增长量。(2)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压力都在凸现。两难选择正在折磨和考验着人们的智慧,一方面是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对散装水泥有着稳定而强力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构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压力;一方面则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泥矿山资源,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恶化到了极限,必然会又一次遭遇雪上加霜的尴尬。(3)物流运输成本增加正在考验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水泥消费大市场的东部地区,如今正面临着水泥生产原料、散装水泥产品远距离运输的“两大块”物流成本上升的压力;具有水泥矿山资源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也会面对大量水泥产成品跨区域市场半径的远距离物流成本问题。更何况现代物流成本具有刚性支出特点和逐年增长的趋势,并非单体企业所能左右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产业化发展上来。
    ---城乡市场市场发育水平悬殊的巨大反差,在现代物流设施和管理落后的作用下,催生了两种博弈行为。(1)城市水泥市场需求集中,但受制于低碳化约束。有信息表明,我国重大工程“铁公基”再刺激经济政策的鼓动下,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筹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有40多个,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60多条,线路总长1700公里,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我国高速公路6.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将在2-3年内总里程超过美国。众所周知,近城区 “一日经济圈”内的水泥项目及其终端项目使用过程的环境污染,是个令政府和公众头痛的难题,更为值得强调的是,如今的中国城市已不堪环境污染的压力,达到了再也承受不了的地步,所以,现代物流供应链及高附加值终端产品,首当其冲的成为产业链博弈的焦点。谁掌控了较低成本、高效服务的现代物流供应链,谁就必将拥有产业的未来。(2)农村市场需求总量增大,但受制于市场分散约束。事实上,物流成本及交易成本一直困扰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发展,应该说政府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水泥散装率,但谁的心里都会画上一个大问号: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靠政策扶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到底还能坚持多久?企业如同面对着一张“巨大无比但薄得如纸”的大饼,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反过来再想想另一面,如滚集中度达到了一些“大象”梦想的“理想目标”,本来弱势的农村市场能够承受得了远距离运输所形成的水泥价格吗?除非让政府财政支出(当然还是纳税人的钱)买单。
    ---充分竞争的水泥市场高度开放的特殊环境,在国际资本和跨国集团直接参与竞争的作用下,卷起了三股市场漩涡。(1)“热钱”涌入。投资者张开血盆大口去肆意的分食“蛋糕”,巨额资本搅动了市场格局变幻莫测。(2)营销翻新。由于水泥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提高和管理粗放因素的影响,加上终端产品定制化在市场中渐成趋势,营销已经关系到水泥企业的输赢成败,并且成为标志着产业是否成熟的一种内在素质。(3)管理升级。无论是大到宏观转型或小到微观竞争,都离不开管理升级。“船过水有痕”。跨国公司在市场中扮演着强力竞争者的同时,也为国内同行业树立起一个可资学习借鉴的样板。
    ----水泥产量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市场成长期,在建筑市场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的作用下,强化了两种市场效果。(1)散装化发展不平衡。2001-2009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24.12%,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提高3.02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7.53亿吨,同比增长18.4%;散装率46.27%,同比增长0.45个百分点。散装率排在前五位的是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水泥散装率分别是95.1%、95.01%、93.67%、72.18%和67.42%,可见经济越发达、建筑市场科技水平越高,水泥散装化程度也随之水涨船高。(2)低碳终端产品成本制约。实际上,诸如绿色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散装水泥终端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除了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之外,一直受到现行建筑市场科技含量低和运行模式的挤压,尤其是在产品刚性成本增加、建筑市场在价格、质量和功能低水平需求的态势下,如果没有政府外力的推动,还一时难以成为市场需求的主导。
    行笔于此,如果非要对中国水泥市场格局做出一番概括性描述的话,归纳起来为:终端产品市场将首先在东部发达市场快速升温,并且会一浪更比一浪高;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将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挤出功能”,挑起水泥生产制造基地的脊梁;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一时难改“鸡肋”地位,没有政策扶持很难热起来;巨型企业集团“大象”将与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麻雀”并存共舞,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会随着市场深化应运而生;散装化、低碳化、终端化将成为水泥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现代水泥产业需经历散装产业化“孕期”
    我国确立了2030年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宏伟战略,二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水泥产业现代化来说,要走的路肯定会既崎岖又漫长,非同凡响,所以有权威人士做出了中国水泥产业现代化要比其他产业滞后10年的预测。
    为什么水泥产业现代化要“晚十年”、不能与别的产业并驾齐驱一步登天哪?仅仅是悲观和乐观的视角上的区别吗?肯定不是!主要是由于现实中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必然经历一个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化的过程,尽管这是一个可能有“三四十多年”的过渡期,但却是无法逾越的,散装化生存也就成了企业在现实阶段中的必然选择。一是低碳化决定了散装化的道路任重道远。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50%,产生的CO2排放占世界水泥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为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一定会成为产业量化标准和强制目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二是农村市场偏重结构决定了散装化的道路关山重重。建国60年,我们城市化率仅仅达到45%,还有55%的农民,可人家西欧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大凡对“三农”有些研究的人都清楚,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深远的,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落后,更缘于农村社会的独特结构,推进水泥散装化也是如此。三是现代物流体系决定了散装化的道路崎岖漫长。市场中流行的水泥产品多数呈现粉状或流质形态,需要封闭管道输送,且不耐储藏和保存,保质期又短,需要建设大型中转设施和散装物流设备,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四是终端化决定了散装化的道路千回百转。水泥终端产品是指以散装水泥为基础原料的预制、预拌的墙体材料和多种建筑材料,什么时候终端产品族群成气候了,现代水泥产业也就为期不远了。
    或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强调水泥散装化的重要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因为它是水泥市场从产品向产业跨越的必经阶段,虽说它只是实现目标的路径,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产业终极目标,但水泥散装化却是整个产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大家试想一下:推进循环经济模式,没用散装化行吗?追求低碳化目标,没有散装行吗?实现产业现代化,没有散装化行吗?
    再把视角转回到复杂的水泥市场格局中,从表面看来,这里充满了矛盾,充满了博弈,充满了冲突,充满了阵痛,但这恰恰却是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独享的市场恩惠,是孕育这个产业成长的摇篮。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如同“灰姑娘”一下子变成了百变“魔女”,抛弃了“灰不溜秋”、“埋埋汰汰”的容颜,转瞬间变成了直插云天的华丽楼宇,变成了直通天际的大路通衢,变成了飞跨天堑的彩虹大桥。
    毫无疑问,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是当前水泥行业转型和升级的代名词,如果我们抛弃掩耳盗铃般的“门户”立场和偏见,自然会从以下几个相互关系上依稀看到新产业的曙光。
    水泥散装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前时代华纳CEO麦克尔·邓恩一语道明:“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商业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不客气地讲,我们多年来一直在一个误区中打转转:散装水泥不过是阶段性行政工作,不过是包装形式的简单改变,不过是产品和纯技术层面的调整变化,却忽视了它本质上是一次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次顺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增长绿色化、管理现代化的创新。借用美国约瑟夫·A熊彼得的著名创新理论:是一种“创造性破坏”。
    迈克尔·波特曾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作过如下阐述:“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他进一步指出,“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可以采取的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其优势直接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低成本。标新立异,即所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独特之处。目标集聚,企业将其目标定位于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特定的目标市场服务”。而这些恰好都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一种商业模式上,我可以武断地说:在目前中国水泥行业中,还没有哪一种新商业模式能够脱离水泥散装化,从源头产品制造到终端市场应用无不如此!
    水泥散装化与建筑项目节能的关系。城市和建筑是人类留给后代最直观的遗产。据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多亿,人口的增加,使食物、水、金属和能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增加。人们开始注重高蛋白饮食、住越来越大的房子,越来越多地使用消耗汽油的交通工具......人类能耗三分之一都消耗在建筑中。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平均房屋竣工面积20亿平方米,约消耗6亿吨标煤,占社会总能耗的30%。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已由27.6%上升到33%以上。推广节能建筑已成为未建筑业发展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节能为核心目的的生态环保理念应用,生态智能技术尽管不是建筑高科技的全部,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这些应用将影响到建筑结构形式、建筑材料革新及建筑设备和部品的优化。
    传统墙体材料无论在生产制造或建筑项目使用环节上,都具有对能源的高依赖、高消耗的先天不足。在水泥散装化过程中,不仅要摆脱“矿业加窑业”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建筑市场提供低碳节能产品。据建筑节能专业资料介绍,我国95%的原有建筑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筑达到节能标准的也不足20%,尤其是我国墙体、屋顶和门窗单位面积的传热量,相当于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的二到五倍,直接导致建筑用能源的过度消耗。如今全国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两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缺电,而每缺一度电就会带来近7元的GDP损失。所以,水泥散装化与建筑节能密不可分,当务之急是开发出既符合项目建筑结构承重,又环保且能达到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各类墙体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相对要落后40-50年。假如我国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每年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减少8000万千瓦时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电力投资约一万亿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
    水泥散装化与子产业发展的关系。现代产业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有众多相关分支产业支撑的综合体系。上世纪 70 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完成了水泥散装化,平均散装率达到 70%以上,大部分中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在 70 年代末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全球迎来了主导产业与子产业齐头并进的崭新阶段。发达国家的散装水泥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得益于水泥生产装备、终端产品、现代物流装备、外加剂材料等相关子产业的迅速跟进,一个现代化的大产业集群应运而生,使得水泥散装化彻底摆脱了“瘸脚大仙”的命运。
    离不开的散装水泥专用装备子产业。发达国家的散装水泥专用装备,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和制造材料轻型化,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潜力很大的新产业。与其相比,我国散装水泥的装卸、储存和使用的设施装备相对落后,仍然以粗放型为主,设施设备简陋,人工作业居多,制约了生产、装卸、储存、运输及使用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但这也正好说明了该子产业市场前景可观。譬如:(1)中转站设施。欲实现散装水泥的产销服务一体化、一体化,中转站必不可少。荷兰KOVAKO公司在欧洲建造了40多个万吨级贮量的平房式中转库。2009年末我国散装水泥发放库14868个,增加了475个,增长3.3%。中转库1620个,仅增加1个,库容量249.65万吨。固定接收库18834个,增加1553个,增长了8.99%,库容量614.9万吨,比上年增加18.7万吨,增长了3.14%。(2)大吨位散装设备。散装水泥中转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预制产品搅拌站、泵送机械等设备,特别是具备生产、装车、输送、计量、销售及技术服务的自动化功能的设备。2009年,全国拥有散装水泥专用汽车35501辆,当年增加2419辆,增长了7.31%。全国拥有混凝土搅拌车71370辆,比上年末增加10762辆,增长17.76%,搅拌容量59.9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4万立方米,增长18.61%。泵车市场增长更迅猛,近10年来每年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接近70%以上,目前全国拥有混凝土泵车13030辆,比上年增加2240辆,增长20.36%,泵送能力91.41万立方米,同比增加16.61万立方米,增长22.21%。全国拥有干混砂浆运输车194辆,车总容量9295吨,干混砂浆移动筒仓2046个,总容量为64577吨,干混砂浆背罐车74辆。全国现有散装水泥储罐108733个,比上年增加334个。
    前景广阔的终端产品子产业。水泥散装化是水泥生产与终端产品之间的重要的产业形态。有一点市场常识的人都清楚,没有哪一个蹩脚的商家,情愿去用袋装水泥去生产终端产品。
    预拌混凝土:2009年末,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23.3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76亿立方米,增长19.19%,实际产量8.2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51亿立方米,增长22.34%。预计2010年预拌混凝土产量将较2007年的1.8亿吨增加1.6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3.3%。
    预制构件:除了受力承载构件外,开发生产砌体砌块产品、墙体预制件、预制—现浇结合的叠合结构预制件,为适应住宅产业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各种功能性构件,如可以灵活隔断的各类轻质墙板构件,保温、阻热、隔声、防渗功能的外墙围护构件及屋盖构件,具有装饰性艺术效果的构配件等。
预拌砂浆:据2009年对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拌砂浆产品统计,预拌砂浆年设计生产能力4040.25万吨,比上年增加2034.45万吨,增长101.43%。全年实际生产预拌砂浆531.22万吨,同比增加205.91万吨,增长率为63.29%;湿拌砂浆的产量为397.45万吨,比上年增加305.92万吨,增长率为334.23%。全世界的干混砂浆产量已经达到了1亿5000万吨,产值已经到200亿欧元。目前我国大约有50%闲置的设备潜力没有得到发挥,是世界上干混砂浆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干混砂浆产能将发展到3000多万吨,其中普通砂浆占1500万吨。
    外加剂产品:作为横跨精细化工领域的混凝土技术水平的标志性产品,外加剂具有科技含量较高、后续技术服务要求高和市场附加值高的产品特性,被水泥行业称为“混凝土第五组分”。在产品结构中,化学外加剂仍然是主力军,占到45%左右,此外是矿物外加剂。它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使用量,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目前全球混凝土外加剂市场增长强劲,美国外加剂市场年增长速度达到6.4%,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3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虽已初具规模,潜力仍然巨大。有业内人士预测预计可再分散胶粉的添加剂需求量呈迅速增长的势头,到2010年中国市场有望达到10万吨左右。
    水泥散装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的结论明确告诉我们:水泥行业并不是朝不保夕的“肮脏产业”,在德国等国家的水泥产业早甩掉了夕阳行业的臭名声,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的新产业。我们散装水泥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什么步履瞒珊?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天翻地覆慨而慷哪?一是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成本高、历史欠账多;二是企业退出渠道不通畅、社会压力大;三是现代物流等社会配套设施缺乏、辐射半径小;四是对矿石燃料资源依赖度高、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和矿山开采“五毒俱全”;五是从矿山开采到终端项目使用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管控难。
    此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相对而言该产业受国际市场冲击较小,“洗牌”竞争也就不如其他行业表现的那样惨烈,产业升级转型的节律也就没有那么快!比如说,与同样消耗矿石的钢铁行业相比,我国铁矿石抉大部分依赖进口,把矿山开采这一环节摔到了外边,可是水泥行业石灰石矿则基本在国内;与同样依靠煤炭燃烧的电力行业相比,电力产品输送过程则绿色环保,而水泥产品销售则拖着一个后续污染的大尾巴;与污染较严重的化工行业相比,化工行业产品数量相对少,价值高,污染的环节集中在生产制造过程,而水泥行业则产品数量大,价值低,物流量大,控制污染难度都相对大得多。总之,诸多因素都决定了散装水泥产业升级转型,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且呈现出波浪式反复的态势,难怪专家预测水泥产业现代化属于“迟来的爱”。
    在这里,要提到一个振聋发聩的新名词:绿色GDP,一个用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的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在统计的GDP总量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内财富总量,属于老百姓所说的那种挤掉水分的“净是干货”。那么,一度值得炫耀的当今水泥产量的第一大国,如果真的扣除以上所涉及到的“七扣八扣”,还到底能贡献多少绿色GDP?能给国民带来造福当代、功在千秋的多少财富?何时能戴上全程散装化可持续发展的桂冠哪?这是一个苦涩的话题,也是转型升级中待解的难题!
    水泥散装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记得我在以前的博文《现代散装水泥产业战略地图》中,曾作过较为详尽的阐述。水泥散装化大趋势,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层面的市场走势,而是关乎战略发展方向的大选择,它会给企业带来了两个推力:一是企业越来越靠近终端市场,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的步伐;二是参与全产业链运营发展,突出某链环优势拉动产业链整合。一个谋求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完整的产业链必然会带来成本转移的预期结果,但并等于说要从单纯的成本利益出发,而重点是着眼于创造新价值,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依据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当下中国水泥行业已经具备了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的社会大环境,诸如国家产业政策、充裕的流动资本、存量产能布局和管理能力增强等必要条件之外,更喜人的是水泥散装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产业集群新格局。可以预计,一个纵向整合或横向协同全产业链的时代即将到来。
说到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总要提及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当跨国公司高举品牌大旗向水泥纵深市场挺进的时候,为什么国内大企业集团却仍然延续过去资源依赖的决策惯性,一味热衷于矿山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争夺,而对于人家的战略动作视而不见,甚至于还美其名曰:企业战略。其实国内的水泥矿山资源不同于进口的铁矿石,既跑不了,也丢不掉,未来水泥市场控制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产能规模的大小,而决定终端市场的话语权在谁的手中,最终体现为强大的品牌力量及其所蕴藏的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控制力才是市场集中度的核心,而绝非简单的追求规模。
    临到篇尾,我仍然放不下那个沉重话题:在20-30年之后,现代产业体系如期展现在国人面前之际,难道水泥产业现代化真的甘心情愿犹如一个落伍者姗姗来迟、甚至被关在现代化的国门之外,象一个浑身上下肮脏污秽的“弃儿”吗?这种带有几分羞辱和尴尬的境况,到底会不会比预想的更不尽人意呢?关键取决于在这个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的过渡阶段运行的怎样了,能否抢回来比其他产业要落伍20年左右的宝贵时光!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