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建筑节能:当代建筑科学技术新的生长点

发布:2010-01-05 14:31:03作者: 不详浏览量:2128

  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家发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并引导我国建筑业与建筑技术随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进。  

  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以后,在建筑领域出现了建筑节能这个世界性的大潮流。这个大潮流,首先席卷了所有的发达国家,它带动着多方面的建筑技术蓬勃发展,使许多建筑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甚至使建筑业的组织结构也产生种种变化,其表现主要是:  

  (一)建筑围护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往往是承重功能与保温隔热功能相结合,构造较为简单,单纯用砖石、混凝土或木材筑成,外墙、外门也相当单薄。这种材料的保温隔热效能很差。例如,传统的普通粘土砖砌体的导热系数高达0.81w/(m·K),而近期迅速发展的、能够工业化大生产的泡沫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则可低到0.035-0.04w/(m·K)左右,也就是说,其保温效能可以高出20倍。于是,人们了解到,用高效保温材料、隔汽材料和覆面加强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墙体,可以以薄得多的结构,取得高许多倍的保温隔热效果。与此同时,建筑外墙也发生巨大变化,玻璃品种多种多样,保温性能也大为改善。  

  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如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太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按保温材料所处位置不同,又分有多种方式,其中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二)建筑采暖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建筑采暖系统,只是用简单的管道接通暖气片组成,或者是一家一户的取暖炉灶。存在的问题是室温冷热不均,调节控制困难,更无法对所用热能进行计量。而近代的采暖技术,则已做到各处室温可以根据需要自动控制调节,耗用热能可以计量;与此同时,整个供热系统也能不断地自动调控与计量。这种新型采暖系统,可以大到由若干个城市联片组成的区域系统,也可以小到一家一户的独户系统,既是相当复杂和精确的,又是十分省钱和节能的。  

  (三)建筑用产品结构的变化  

  由于前述的建筑物基本组成部分发生重大变化,使得建筑业必须采用大量的品种繁多的新的保温材料、密针材料,加强材料、隔汽材料、保温门墙、保温管道、换热器、调速泵、控温阀、调节阀和计量表等等。为了生产这些保温密封材料和供暖设备仪表,在备发达国家就形成了新兴的、现代化的、庞大的节能产业群体。  

  (一)经济发展的需要  

  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经济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1973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发达国家上上下下于是翻然醒悟:我们浪费不起能源,必须减少能源的制约作用。能源主要依靠进口显然这不是一条很可靠的途径。如果能源依靠自己国家来开发,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前几年高于10%,但能源生产的增长,经过努力也只能做到3%一4%,这就必须依靠节能。从能源资源条件看,我国煤炭和水力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煤炭的经济可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按人口平均值,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至于石油和天然气就更少了。为了于孙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自然资源,我们现在也必须节能。  

  发达国家建筑用能一般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一40%,所占比重很大。建筑用能的状况如付,浪费还是节约,是个牵动国家经济全局的大问题。以我国来说,我国采暖区城镇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3.6%,而采暖用能却占到全国总能耗的9.6%。由于经济的发展,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高于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如果建筑这个用能大户的能源省不下来,势必会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关心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各发达国家节能的政策,也是以减少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的目标。其原因是,人们已经认识到,所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积累,将导致地球产生重大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建筑采暖用能无疑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特别是我国,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以北京的大气环境来说,几个污染因素指标,如二氧化碳等,在非采暖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而在采暖期则大大超过标准。总悬浮颗粒也超过标准,在采暖期主要污染物是煤烟;在非采暖期一个是春季的风沙,一个是施工工地的扬尘。由此可见,如果我国采暖能耗不节约下来,采暖建筑又越建越多,大气环境指标就不可能达到标准。  

  (三)改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在发达国家,适宜的室温已成为一种基本需要,他们通过越来越有效地利用好能源,满足了这种需要。在我国,这种需要也在日益迫切。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寒夏热的气候特点关系很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1月平均气温我国东北低14—18℃,黄河中下游低10-14℃,长江以南低8—10℃,东南沿海低5℃左右;而七月平均气温,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却要高出L 3—2.5℃。加之热天整个东部地区湿度均高,冷天东南地区仍保持高湿度、因此,夏天闷热,冬天潮凉,使人更加难受。而且冷热的时间相当漫长。以北京来说,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冬季,一年平均有158天,高于22℃的夏季,一年平均有98天。冬季和夏季的时间,共长约8个半月,而气候宜人的春天和秋天,才只有3个半月。由此可见,我国冬冷夏热的问题是相当突出的。而人民生活越是改善,越不堪忍受寒冬暑夏的折磨,冬天需要采暖,夏天想罢空调,这都需要用能源。而我国的能源供应十分紧缺。也就是说,只有在节能的条件下改善热环境,这种改善才有可能,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  

  从以上可以看出,为什么建筑节能会成为世界性大潮流,因为这是一种客观的社会需要,是一种必然性。  

  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对新建建筑提出了节能要求,并要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当前,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执行率不高,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困难重重,难以全面启动,离国家设定的建筑节能总体目标差距较大,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从问题的普遍性分析,一是全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对节能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四是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2、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角度看,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法规作为执法依据。现阶段节能建筑的建造主要是通过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来实现的,由于国家还没有颁布建筑节能方面专门的法律,地方也没有相应法规,建筑工程达不到节能技术标准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能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相关条款进行监督管理。把建筑节能与建设工程其他强制性条文等同要求,造成建筑节能工作执法依据不足、行政监管力度不大,这是节能建筑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培育节能建筑市场政策环境的角度看,目前还缺少有效的节能建筑市场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在经济层面上涉及初期投资、运行费、维修费、改造费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与取舍,而在有限的投资下,业主一般不会主动考虑建筑节能措施及先进节能技术的运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经济激励措施,节能建筑的建设单位很难面对市场初期的种种风险和阻力。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激励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建设单位渡过市场开拓期的难关,最终将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建设单位的运作下,形成稳定的节能建筑市场。  

  4、从建筑业主、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建筑节能材料的成本价差阻止了节能建筑的发展步伐。建筑要节能,势必增加建设成本。房地产开发商负责房屋的建造,并非使用者,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不会过多考虑节能问题。即便懂得真正的节能建筑的设计开发,但在具体实施时有些开发商也只会限于节能建筑的表面,在外围护结构上做点文章,不会顾及深层次的节能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一部分开发商为营造卖点,宁可在园林、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投入高成本,但对于节能措施采取勉强达标过关的较多。  

  5、从公民接受节能建筑房价比的角度分析,建造节能建筑的造价会有一定的增长。节能建筑是通过降低围护结构的能耗,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来实现的。一方面,降低能耗可以通过合理完成建筑平面布局、合理选择朝向、适当降低窗面积比等手段来实现,这些措施不会增加造价。另一方面,达到节能还要提高外门窗性能,选用中空玻璃。在建筑节能意识还未深入人心时,建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购房选择,是会影响开发商的节能措施决策的。  

  要想建筑节能能快速的全面的开展,需要正确把握并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推进建筑节能,既改善室内热环境,又降低能源消耗,还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利国利民的事情。从当前来看,建造节能建筑,会增加一些投入成本,但是,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关注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节能建筑由于改善了室内的环境,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存质量也大大提高,这就是社会成本的节约。  

  二是“新建”控制与“既有”改造的关系。推进建筑节能,当前面临的双重任务是既要按节能标准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能耗水平,又要加快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步伐。必须坚持“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抓“新建”控制;一手抓“既有”改造。从实际情况看,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难度更大,需要更为灵活的政策,探索更为有效的办法。  

  三是“导”与“堵”的关系。由于开发单位建设节能建筑,毕竟需要增加建设成本,企业不可能有完全自觉的行动。为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从税收、金融、投资、招投标、造价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建设单位和开发企业实施建筑节能;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必要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强制建设单位和开发商执行节能标准。有了前“导”、后“堵”,建筑节能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四是增强合力与各司其职的关系。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增强工作合力和效能,同时,又需要按照工作分工和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从政府部门看,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科技、财政、房产、技术监督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从企业来看,科研、材料生产、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等应该相互合作,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和规定,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措施。  

  无论如何,由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与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的需要,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迅速的进展。这是人民所希望的,也是我们建筑行业所必需的。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