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水泥业“预拌”承担节能减排神圣使命

发布:2010-03-23 14:43:58作者: 不详浏览量:2361

  在目前这个钢筋水泥建筑世界中,水泥作为建筑材料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承担着先行和基础的使命。而水泥的“预拌”使用,却承担着建筑施工从高碳建筑到低碳建筑的神圣使命。它是从使用环节入手,通过发展散装水泥和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来推动建筑向低碳节能转换,把人们带进低碳建筑时代,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生产和低碳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全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立方米。据悉,今后我国每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达16~20亿平方米,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将会达到200多亿立方米,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未来20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碳排放总量和对能源的消耗也将会继续增加。在此情况下,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难度不小。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最初的“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级,生活状态也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对建筑面积、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导致建筑能耗也随之不断上升,可能会成为未来20年能耗和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由此来看,如果新建建筑能够遵循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标准,又能够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从简单的混凝土和砂浆集中“预拌”和墙体保温功能开始,仅仅集中“预拌”和保温节能这一点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的中国而言,所取得的节能效果则也不容小觑,这将不仅有助于缓解目前我国自身发展的碳排放瓶颈问题,对于我国建筑向低碳方向转化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水泥的“现拌”使用,属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生产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水泥的“现拌”使用,是指袋装水泥从生产企业出厂后用包装形式装、卸、储、运、进入建筑工地现场拆包,并在建设工地用对水泥和沙石料进行人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全过程。由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仍以手工作业为主,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机具还没有广泛使用,物流配送技术、施工机具、配套材料、施工工艺还有待提高。因此,每年还有大量的袋装水泥,通过“现拌”进入建筑工地,而在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造成严重的粉尘排放环境污染,特别是在流通和使用环节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相对水泥的散装“预拌”产品尤为严重。据预测2009年我国的水泥产量创记录的达到了16.5亿吨,散装水泥产量预计达到9亿吨左右,散装率达到55%左右。如按照09年水泥产量减去散装水泥产量,还有7.5亿吨包装水泥,按每吨袋装水泥用包装袋21只计算,共耗用158亿只袋子,若全部用传统的牛皮袋加工,则需消耗优质木材248万立方米、耗煤585万吨、烧碱1.73万吨、电力54亿千瓦、棉纱3万吨。于此同时,一方面制造包装纸需要消耗1.13亿吨水,造纸废液还会造成要重污染;另一方面,用水泥“现拌”使用,包装水泥的运输、装卸、拆包、搅拌、施工的使用过程,造成而人拉肩扛,粉尘飞扬,不仅会给施工现场带来环境污染还会产生大量破包,按照测定的标准计算,7.5亿吨袋装水泥比相同数目的水泥“预拌”产品多向大气排放312万吨粉尘,若全部使用塑编复合袋包装除消耗112吨石油资源外,还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说,09年全国大约还有7.5亿吨的水泥是通过“现场搅拌”成混凝土和砂浆进行使用的,不仅造成能源、资源大量浪费,还严重破坏自然环境,这与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节能减排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极不协调。


搜索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