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26795846

水泥新政有望5月出炉 调控目标“5000家变1000家

发布:2010-04-12 14:42:27作者: 不详浏览量:2513

  “现在正按程序办理,新政策争取5月出台。”4月8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建材处一位官员这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本月初,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在出席水泥高峰论坛时透露,水泥产业政策已基本得到完善,目前正按程序办理,有望即将公布。前不久在十部委淘汰落后产能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司处长吕桂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上半年肯定推出水泥新政。同样在4月8日,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水泥产业政策文件的下发不会超过今年上半年,“发改委、工信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文件等待下发。” 

  据悉,水泥产业新政正在各部会签。该政策包含水泥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细则两项内容,其主要精神是2012年以前基本淘汰落后湿法立窑产能,并要求新建的新干法线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50%,且符合地区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 

  与此同时,地方发改委更是希望上述政策尽快出台,厘定标准、审批程序等,这样好使一些项目能够开工上马。“全国有许多水泥项目,由于政策调控搁浅审批。”四川发改委综合处一位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四川还有多个水泥项目等待审批。 

  明确生死线 

  4月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即将出台的《水泥工业产业政策(送审稿)》(下称送审稿)将与《通知》中关于水泥行业的内容一致。”水泥行业协会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如是表示。 

  据悉,此次淘汰的标准被设定为窑径3.0米以下的立窑,窑径2.5米以下的干法中空窑、水泥湿法窑,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站以及水泥土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 

  对此,本报记者梳理拥有合法生产许可证的水泥企业时发现,在西南、西北和湖南、福建和广东的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大于3米的湿法窑、普通中空窑等不在少数。记者采访获悉,截至去年10月,全国还有湿法窑、普通中空窑、立窑总计产能约3.3亿吨,就分布在前述地区。 

  “小型新型干法窑和直径大于3米的立窑照样要淘汰。”辛仁周在日前2010年水泥峰会上称,3米只是一个最低标准。辛仁周指出,送审稿强调,防止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新型干法水泥将得到适度发展,到2015年比重达到90%以上。 

  据了解,目前,全国新干法水泥生产线产能比例达到70%。“新版政策将新型干法水泥的目标比例提高到90%,时间要求在2015年前。”水泥行业协会上述人士说,今后的压力比较大。 

  江西水泥董秘办的一位人士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而今的新建项目一般都在日产2500吨以上。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处长袁克兰更是提出,未来5000多家水泥企业要锐减至1000家,其布局才更理想。 

  行业重组加速 

  尚未出台的水泥新政对产业集中度的要求也将加速重组进程。“到2015年,前10强企业的水泥产量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以上,熟料产能比重达到50%以上。”上述送审稿这样表述。 

  据悉,当下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已对严格市场准入的文件会签完毕,预计很快就能出台。送审稿中强调将支持优势企业进行行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竞争力和集中度。受此新政鼓舞,最近水泥板块呈现活跃态势,西水股份、江西水泥等表现都很活跃。 

  南方水泥总裁肖家祥透露,南方水泥当前还在与一些水泥企业接洽重组事宜,重点将会是在湖南、江西和广西。华润水泥战略总监余忠良也认为,有合适的企业,华润肯定会考虑收购。 

  早在2009年,水泥业重组浪潮就初见端倪。9月,工信部下发《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对水泥行业准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以控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其中,对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一律停止核准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寻找新空间 

  在严控水泥产能的高压下,水泥企业正积极找寻着新的利润空间。 

  近日,冀东水泥更名为冀东发展集团,其跳出水泥业求发展之心昭然若揭。冀东发展集团有关人士透露:“我们早有筹划,旗下已成立了专营房地产开发的子公司,在唐山共拥有2000亩的土地可供开发。不仅进军房地产,企业也介入了装备制造行业。” 

  与之类似,东北最大的水泥企业亚泰集团,目前分别持有东北证券、江海证券各30%多的股权,以及10%的吉林银行股权,总投资超过20亿元。北京水泥巨头金隅集团则借北京政策之力,发力环保产业。负责环保产业的金隅股份副总裁付秋涛曾透露,未来5年金隅在环保产业上的产值计划达到50亿元,而目前其环保年产值仅为3亿元。无疑,随着国家严控水泥产能大幕的拉开,水泥行业正在上演一场生死决战。
 


搜索
收缩